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

Tippett - Concerto for Double String Orchestra 1st movement Analysis (提佩特:雙弦樂團協奏曲 第一樂章 樂曲分析)


Sir MIchael Tippett (2 January 1905 'London' - 8 January 1998 'London' England)

Concerto for Double String Orchestra

 

Composed 1938 - June / 6 / 1939

First performance April / 4 / 1940 London

Performance time: approximately 22 minutes

 

Analysis: Rhythm、Growth (Development)、Text

   此樂曲是為了兩個弦樂團所寫的協奏曲,在樂曲的呈式部(Exposition bb.1-67)第一主題(1st subject bb.1-8)的音樂動機(motive)即以切分節奏型式(Syncopation)和單純的齊奏(monophony)做為音樂開端。作曲家要求在一開始即以快樂且活潑的(Allegro con brio)方式奏出;並由第一樂團以強而有力(marcato)的切分節奏,引領並帶出第二樂團富有表情的(Espr.)的對比音色。在音樂起伏(shaping)方面:第一樂團用了許多漸強與漸弱(hairpin)增強音樂起伏音效,而第二聲部則是運用裝飾奏(ornament)中的雙倚音增添音樂的表情與色彩變化。

在第一主題(bb.1-8)之後,過門(Transition bb.21-38)之前,作曲家用了一個插入句(Episode bb. 8-21)在此之間;插入句的素材大多來自主題一的動機,但節奏型卻做了很大的變化,由原本四個八分音符加上切分的節奏型,改為3+3+2的節奏(b.13),並由第一樂團的中、大、低音提琴與第二樂團的低音提琴奏出此變化節奏。在b.13第一樂團的第一、二小提琴的最後一個八分音符帶出比主題(b.1)更多次的切分節奏變化(b.14)。此外還在低音大提琴(Double bass)用了撥奏(pizz b.20)和兩個樂團同時使用突強(sf)的方式給了此插入句一個讓人驚奇的結尾。

接下來的過門段落(Tr. bb. 21-38)作曲家要求將音量減到很弱(pp)並將聲音壓低輕柔地(sotto voce)由第一樂團的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。在第一樂團的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,則是時不時地出現些俏皮的的變化音色(Scherzando and tr. 1st group: b.22 1st violin, bb.23 and 26, cello, b.26, 2nd group: 1st violin b.30, cello b.32)。在此當中仍舊有些柔美歌唱似的音色需求(1st group: cello bb.24-26 and 28-30)。低音大提琴使用弓(arco b.30)演奏後,兩個樂團(bb.30-32)用分解和弦(Broken chord)和斷奏(Staccato),由第二樂團中提琴(b.33)回到音樂最初(b.1)的動機音型,爾後第一樂團亦由不同聲部輪番奏出b.1的動機音型,並由兩個樂團的低音部分用長音(minim)和逐漸增強(poco a poco crescendo bb.33-35)的音量引領中,帶我們進入音樂第二主題(2nd Subject bb.39-67)。

第二樂團1st and 2nd violin在第二主題一開始,仍舊是使用樂曲最初(b.1)的動機,但由於b.40開始有拍號的變化,由原先的8/8改為6/8(bb.40-41, 43-) 及4/8 (b.42),因此作曲家提醒演奏者速度不要太快(non troppo)。此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的主奏團亦有著不同的分配;第一主題是由第一樂團先演奏,而第二主題受由第二樂團奏出主題,而第一樂團則用長音(b.39)削弱過門(b.38)時,因第一樂團兩次下弓和重音的大音量。

第二主題(2nd Subject bb.39-67)到發展部(Development bb.68-128)之間所運用的作曲素材除了拍號的變化之外,將此之前的所有動機(even and syncopation)、音型(repeition and broken chord)、弓法(pizz. And acro)、力度記號、裝飾音符等等,在兩個樂團及不同聲部樂器輪流或是齊奏演出,並於b.50開始回到8/8拍,讓整個第二主題的音樂交織非常的豐富緊湊。

發展部(Development bb.68-128)的起頭與樂曲一開始的節奏音型這個部分是類似的,但在第一和第二樂團皆減少了一個分部的樂器,增加了力度的急遽變化

立刻變弱(p subito b.71),爾後又用第二樂團大提琴、低音提琴弓法(stacc. And legato)和第一樂團第二小提琴同時運用力度(poco a poco cresc.)漸強與音樂由下往上走向高音域,帶領聽眾有著上揚的感受。

另於第二樂團中提琴的bb.77 and 79出現了新的雙音齊奏元素,可以增加音樂的穩定及厚度,並藉此帶出從bb.80開始第一樂團五個聲部齊奏的較大音響效果,第二樂團也在b.85由第一小題的高音G長音引導,將其後的第二樂團五個聲部分別帶出,達成兩個樂團的齊奏(Tutti),來到了本樂章的第一次音樂高潮點。

在全團齊奏的高潮頂點之後,於b.93開始用術語(dim.)和斷奏音符逐漸削弱音樂的厚度,並往下遞減音量(dim sempre b.99),且由十個聲部慢慢遞減。b.102出現的pp(很弱)讓音樂回到了平靜,爾後在b.107作曲家更用靠近指版演奏(sul tasto)讓音樂有著難人尋味的神祕躲藏感。

或許是因前段(from b.107)太過退縮,到了b.113作曲家又提醒演奏者,需要回復到原有自然的演奏狀態(poco a poco Naturale),讓音樂逐漸增強(poco a poco cresc.)記號的出現,以及聲部逐步增多,預示著即將回到再現部(Recapitulation bb.129-193)。

再現部的主題一(bb.129-136)較呈示部的主題一(bb.1-8)音量更強,由f增強為ff,聲部也較多,還增加了第一、二樂團的第一、第二小提琴兩聲部的四分音符琶音(Arpeggio),增加音樂的廣闊感引領聽眾進入第二次的高點。

在bb.136-155 Episode (插入句)中,亦使用了bb.8-21 Episode中3+3+2特別的節奏型。再過門(Retransition)之後的主題二(bb.165-193)與呈示部的主題二(bb.39-67)相同,運用了拍號的變化。

在結尾(Coda bb.194-232)用的是一開始的動機音型與主題,但往下移動了小三度,由A移低為F sharp,由第一、二樂團輪流奏出回憶式的主題。b.202則由兩個樂團的大提琴的長切分音符,將最初的切分音值變長;且由第一樂團的第一、二小提琴聲部使用重複的音群、和漸弱(dimin.)帶出逐漸滾動離開的感受,讓聽眾誤以為即將結束,卻在b.208兩個樂團大提琴二分音符的三連音帶領下,進入兩樂團齊奏(Tutti),並將整樂章前面的元素皆運用於最後的十聲部大合奏之中,較特別的是在b.213 and 216的音樂術語如歌的(cantando),為原本僅有音量大、節奏交錯的動感音樂,增添了一種遼闊寬廣感,作曲家還在結尾倒數第二小節,將原本的3+3+2的節奏型,改變為2+3+3,因著節奏變化而增添不同的色彩,使得結尾更加的有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