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

George Rochberg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: Introduction 音與畫面之聯覺能力


(有個芭蕾舞蹈的場景,背景為灰黑色的流動布幕)

0:00
心中有許多待答的疑惑
大和弦強音 = 為甚麼?
其餘小聲的滾動音符 = 思緒流竄

0:17
心中的渴望與卑微的請求

0:45
疑惑再次升起
(不停地尋找)

1:03
心中的欲求
比上一段0:17時更加強烈

1:19
腦中思緒不停地打轉
(身體在低處滾動)

1:56
彷彿看見前方有一些微弱的曙光出現

2:07
朝著光走近看時發現
與心中的預想的美好似乎不太一樣

2:23
腦中不停地盤算演練著未來

2:51
大和弦 = 得到解答的靈光乍現感

2:54=2:23
腦中繼續盤算與演練

2:56
大和弦與滾動的音符交錯
腦中思緒越動越快

3:04
得到所想之物(或事、或人、或思)後
並未有著全然的安定感
心中依舊存有疑惑

3:24
(兩個不同的角色:或人、或物、或事、或思)
有些許互相排斥(或推擠)

3:37
分道揚鑣、漸行漸遠

3:53
彷彿回到原點
必須再重新開始
(有種科學家實驗失敗,必須從零開始,再重新審視與思考)

4:13
大浪後的平靜
(讓心中被勾起的波瀾,恢復到原有的狀態中)
堅定的信念(由長而穩定的音符帶出)

4:49
思緒自在地飛揚
徜徉的舒適感

5:12
弦樂與管樂的對話
演繹出心中的雙向念頭
一種平和的對談

5:19
弦樂重複模進
慢慢緩緩地
走進答案之中

5:55
小巧可愛的節奏跳耀著
彷彿精靈現身
陪伴著主角
畫面逐漸變為淺淺的藍綠色

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

Take Him, Earth, for Cherishing (Analysis / 樂曲分析)


Take Him, Earth, for Cherishing by Herbert Howells 

British composer

born in Lydney, Gloucester on 17 October 1892

died in London on 23 February 1983


Composed Jun/6/1964

First performance Nov/22/1964 (Washington DC)


Analysis: Sound / Harmony / Melody

   此曲是為悼念美國總統甘迺迪總統所創作,因此創作形式用的是經文歌(motet)的形式,大致上可以將此無伴奏合唱樂曲分為三大段落:第一樂段bb.1-36、第二樂段bb.37-85、第三樂段bb.86-126。

   一開始的聲部分配有女高音、女低音、男高音、男低音共四個聲部,雖然我們可以見到有鋼琴的伴奏部分在樂譜中出現,但僅是為了平時演練使用,正式演出時仍是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呈現。

樂曲第一大段(bb.1-36)皆為b minor,當中的第一小段(bb.1-9)出現的聲部僅有女低音(Alto)、男高音(Tenor)、男低音(Bass)三個聲部,用緩慢(Quasi lento, serioso, ma con moto, M.M.=63)、齊唱、且音量微弱的方式帶出平緩的氛圍(b.1-4)。到了第五小節後,作曲家運用了拍號改變(4/4~3/2~3/4)、及音量增強的方式引領出不同的感覺。

接著在第九小節,音樂進入了第一大段(bb.1-36)當中的第二小段(bb.10-18);在第二小段中,作曲家用了SATB四個聲部,第十小節的開端,高音部的女高音(Soprano)與男高音(Tenor)齊唱,節奏語音高皆相同。女低音(Alto)與男低音(Bass)用的則是樂曲最初的音高與節奏動機,但將原有的三連音節奏(b.3)改為切分音(b.12)的形式。節拍方面與第一小段(bb.1-9)相同,運用了節拍改變(4/4~3/2~3/4~4/4)使音樂的氛圍有些轉變。

第十九小節開始是第一大段落(bb.1-36)中的第三小段:作曲家將速度調整的稍微快了些(Con anima e movimento, M.M.=72)、亦多增加了一個女高音部(Soprano I and II)樂譜位置(from Bar 19),而男高音(Tenor)雖在譜面上沒有增加聲部,但在樂曲的內容中則是有分部的音程出現(bb.19、24-25),男低音亦有增加音程(bb.25、27),使得此樂段的音樂與和聲的厚度感增加許多。

第一樂段的小尾奏(Codetta,bb.34-36),除了女低音(Alto)旋律,其餘的四個聲部(Soprano I、Soprano II、Tenor、Bass)皆以長音與結合音符(Tie)收尾。

第二大段落(bb.37-85)僅以女高音(Soprano)和女低音用卡農(Canon)的方式唱出;男高音(Tenor)和男低音(Bass)則是到了第二大段的第二小節的二、三拍才出現(bar38),記譜的譜表也回到了最初的四排樂譜(SATB),一開始(bb.37)速度則是落在第一大段的兩種速度(M.M.=63 and 72)之間(M.M.=66)。

第二大段落中的第一小段(bb.37-50)的拍號變化依舊周旋於4/4、3/4、2/4這三種拍號之間,調性為D小調(d minor)。此次的聲部增厚,運用音程製造厚度的聲部:出現於女高音(Soprano,b.46)、女低音(Alto,bb.39、42-44)、和男高音(Tenor,bb.43-44)、以及男低音(Bass.bb.44、47)。在49小節第二拍的ff(很強)、appassionato(熱情地)、與 > (accent/強音記號)、以及由女高音唱出高音A,帶領此合唱樂曲進入了第一次的音樂高潮點,並持續了有五小節之久(bb.41-45),直至46小節才逐漸減少音量、並將演唱音區往下至中央音域。

第二大段落的第二小段(bb.51-57)樂譜編制改為五個聲部Soprano I、Soprano II、Alto、Tenor and Bass,但Soprano I 僅由一半的團員演唱(Semi-Chorus)出主要歌詞,其他四個聲部則是唱出合音的效果,音樂轉為A小調(a minor)。速度方面也稍作調整,較第一小段快一些(M.M.=69),在第55小節的男高音部(Tenor)出現與女高音(Soprano I)呼應的演唱樂句。

第二大段落的第三小段(bb.58-66)又再回到四聲部的譜表,女高音(Soprano)需全員演唱,但分為兩個聲部,音樂慢慢、一點一點地轉為較有生氣感覺(poco a poco piu animato),調性為降B小調(b flat minor)。

第二大段落的第四小段(bb.67-71)轉為升C小調(c sharp minor),附點八分音符、十六分音符、與雙八分音符的明快節奏、以及ff(很強,bb.68-69)引領樂曲進入合唱的第二次高潮點。到了71小節,音樂變得逐漸柔和(dolce)與平靜(più tranquillo)。

第二大段落的第五小段(bb.72-85)仍是在升C小調(c sharp minor)之中,但速度較第二大段落(b.37,M.M.=66)一開始慢(b.72,M.M.=60),並再次調整為五部的樂譜型式(bb.72-79),但實際上女低音(Alto)和男低音(Bass)皆有分為兩個聲部演唱。第八十小節之後,記譜又回到四聲部。

第三大段落(bb.86-129)的開頭,作曲家又將樂譜改為五個聲部(SI、SII、A、T、B),調性轉為B大調(B Major),速度較之前更慢(M.M.=58)。

第三大段落的第一小段(bb.86-99),作曲家運用男聲音量的優勢,將男低音(Bass)用兩聲部與其餘的四聲部齊聲演唱,試圖創造出寬廣且濃厚的情感表現(Ampio, ma espressivo),且整段大多音量皆維持在mf-f(中強-強)。此樂段同樣有拍號轉換運用的手法,但與前段相同,僅有2/4、3/4、和4/4三種互換。

第三大段落的第二小段(bb.100-109)開始於第100小節的男低音(Bass),速度上回到了最初(M.M.=63)。男低音需用微弱(pp)的音量演唱,並帶出具有進行曲風格(quasi alla marcia)的三拍子(3/4)樂句(在我看來這是種很特別的音樂表現方式;因為三拍子多為舞曲風格、而進行曲風格的音樂,則多為兩拍或是四拍子)。

第三大段的第三小段(bb.109-129),作曲家將每個聲部都調整為兩部,因此共有八個聲部。在最後的這個段落,作曲家除了原有的2/4、3/4、和4/4拍子之外,還增加了3/8、5/8(bb.113、116)。

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

Tippett - Concerto for Double String Orchestra 1st movement Analysis (提佩特:雙弦樂團協奏曲 第一樂章 樂曲分析)


Sir MIchael Tippett (2 January 1905 'London' - 8 January 1998 'London' England)

Concerto for Double String Orchestra

 

Composed 1938 - June / 6 / 1939

First performance April / 4 / 1940 London

Performance time: approximately 22 minutes

 

Analysis: Rhythm、Growth (Development)、Text

   此樂曲是為了兩個弦樂團所寫的協奏曲,在樂曲的呈式部(Exposition bb.1-67)第一主題(1st subject bb.1-8)的音樂動機(motive)即以切分節奏型式(Syncopation)和單純的齊奏(monophony)做為音樂開端。作曲家要求在一開始即以快樂且活潑的(Allegro con brio)方式奏出;並由第一樂團以強而有力(marcato)的切分節奏,引領並帶出第二樂團富有表情的(Espr.)的對比音色。在音樂起伏(shaping)方面:第一樂團用了許多漸強與漸弱(hairpin)增強音樂起伏音效,而第二聲部則是運用裝飾奏(ornament)中的雙倚音增添音樂的表情與色彩變化。

在第一主題(bb.1-8)之後,過門(Transition bb.21-38)之前,作曲家用了一個插入句(Episode bb. 8-21)在此之間;插入句的素材大多來自主題一的動機,但節奏型卻做了很大的變化,由原本四個八分音符加上切分的節奏型,改為3+3+2的節奏(b.13),並由第一樂團的中、大、低音提琴與第二樂團的低音提琴奏出此變化節奏。在b.13第一樂團的第一、二小提琴的最後一個八分音符帶出比主題(b.1)更多次的切分節奏變化(b.14)。此外還在低音大提琴(Double bass)用了撥奏(pizz b.20)和兩個樂團同時使用突強(sf)的方式給了此插入句一個讓人驚奇的結尾。

接下來的過門段落(Tr. bb. 21-38)作曲家要求將音量減到很弱(pp)並將聲音壓低輕柔地(sotto voce)由第一樂團的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。在第一樂團的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,則是時不時地出現些俏皮的的變化音色(Scherzando and tr. 1st group: b.22 1st violin, bb.23 and 26, cello, b.26, 2nd group: 1st violin b.30, cello b.32)。在此當中仍舊有些柔美歌唱似的音色需求(1st group: cello bb.24-26 and 28-30)。低音大提琴使用弓(arco b.30)演奏後,兩個樂團(bb.30-32)用分解和弦(Broken chord)和斷奏(Staccato),由第二樂團中提琴(b.33)回到音樂最初(b.1)的動機音型,爾後第一樂團亦由不同聲部輪番奏出b.1的動機音型,並由兩個樂團的低音部分用長音(minim)和逐漸增強(poco a poco crescendo bb.33-35)的音量引領中,帶我們進入音樂第二主題(2nd Subject bb.39-67)。

第二樂團1st and 2nd violin在第二主題一開始,仍舊是使用樂曲最初(b.1)的動機,但由於b.40開始有拍號的變化,由原先的8/8改為6/8(bb.40-41, 43-) 及4/8 (b.42),因此作曲家提醒演奏者速度不要太快(non troppo)。此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的主奏團亦有著不同的分配;第一主題是由第一樂團先演奏,而第二主題受由第二樂團奏出主題,而第一樂團則用長音(b.39)削弱過門(b.38)時,因第一樂團兩次下弓和重音的大音量。

第二主題(2nd Subject bb.39-67)到發展部(Development bb.68-128)之間所運用的作曲素材除了拍號的變化之外,將此之前的所有動機(even and syncopation)、音型(repeition and broken chord)、弓法(pizz. And acro)、力度記號、裝飾音符等等,在兩個樂團及不同聲部樂器輪流或是齊奏演出,並於b.50開始回到8/8拍,讓整個第二主題的音樂交織非常的豐富緊湊。

發展部(Development bb.68-128)的起頭與樂曲一開始的節奏音型這個部分是類似的,但在第一和第二樂團皆減少了一個分部的樂器,增加了力度的急遽變化

立刻變弱(p subito b.71),爾後又用第二樂團大提琴、低音提琴弓法(stacc. And legato)和第一樂團第二小提琴同時運用力度(poco a poco cresc.)漸強與音樂由下往上走向高音域,帶領聽眾有著上揚的感受。

另於第二樂團中提琴的bb.77 and 79出現了新的雙音齊奏元素,可以增加音樂的穩定及厚度,並藉此帶出從bb.80開始第一樂團五個聲部齊奏的較大音響效果,第二樂團也在b.85由第一小題的高音G長音引導,將其後的第二樂團五個聲部分別帶出,達成兩個樂團的齊奏(Tutti),來到了本樂章的第一次音樂高潮點。

在全團齊奏的高潮頂點之後,於b.93開始用術語(dim.)和斷奏音符逐漸削弱音樂的厚度,並往下遞減音量(dim sempre b.99),且由十個聲部慢慢遞減。b.102出現的pp(很弱)讓音樂回到了平靜,爾後在b.107作曲家更用靠近指版演奏(sul tasto)讓音樂有著難人尋味的神祕躲藏感。

或許是因前段(from b.107)太過退縮,到了b.113作曲家又提醒演奏者,需要回復到原有自然的演奏狀態(poco a poco Naturale),讓音樂逐漸增強(poco a poco cresc.)記號的出現,以及聲部逐步增多,預示著即將回到再現部(Recapitulation bb.129-193)。

再現部的主題一(bb.129-136)較呈示部的主題一(bb.1-8)音量更強,由f增強為ff,聲部也較多,還增加了第一、二樂團的第一、第二小提琴兩聲部的四分音符琶音(Arpeggio),增加音樂的廣闊感引領聽眾進入第二次的高點。

在bb.136-155 Episode (插入句)中,亦使用了bb.8-21 Episode中3+3+2特別的節奏型。再過門(Retransition)之後的主題二(bb.165-193)與呈示部的主題二(bb.39-67)相同,運用了拍號的變化。

在結尾(Coda bb.194-232)用的是一開始的動機音型與主題,但往下移動了小三度,由A移低為F sharp,由第一、二樂團輪流奏出回憶式的主題。b.202則由兩個樂團的大提琴的長切分音符,將最初的切分音值變長;且由第一樂團的第一、二小提琴聲部使用重複的音群、和漸弱(dimin.)帶出逐漸滾動離開的感受,讓聽眾誤以為即將結束,卻在b.208兩個樂團大提琴二分音符的三連音帶領下,進入兩樂團齊奏(Tutti),並將整樂章前面的元素皆運用於最後的十聲部大合奏之中,較特別的是在b.213 and 216的音樂術語如歌的(cantando),為原本僅有音量大、節奏交錯的動感音樂,增添了一種遼闊寬廣感,作曲家還在結尾倒數第二小節,將原本的3+3+2的節奏型,改變為2+3+3,因著節奏變化而增添不同的色彩,使得結尾更加的有趣。